查看原文
其他

7个维度读懂为什么要有“人民政协”

孙照红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摘要


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不断丰富和发展。准确认识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定位,需要从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等多维度审视,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职能定位、工作定位、时代方位结合起来。


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要求,并对政协性质作出了新阐述和新定位:“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与祖国共奋进,积极投身于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之中,不断焕发新活力。70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创造了人民政协的辉煌历史,也使人民政协的发展舞台更广、责任和使命更大。

人民政协已经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仍然强调“准确把握”其性质定位?这是因为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积极开展政协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前提。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性质的阐述和定位,需要坚持历史和时代、理论和实践、中国和世界等多维视角,需要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职能定位、工作定位、时代方位结合起来。

历史维度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是与生俱来的。

早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把人民政协定性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协商建立新中国、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任务圆满完成,但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属性保留至今。

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定语和称谓是有变化的,即从新中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为新时期、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而且,统一战线的范围也是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比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相对应,新修订的十九大党章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纳入统一战线范围,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政协新章程亦是如此。

新时代做好人民政协工作,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扩大团结面、增强凝聚力,助力党和政府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时代维度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随时代进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从新中国到新时期,人民政协性质在“统一战线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又增加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等新表述。显然,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任务和要求。“制度安排”“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等新时代特征和元素赋予人民政协新使命、新任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以及政协协商在协商民主体系中的地位。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全面、客观、准确地回应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政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发展前景。

理论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和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的新定位、新发展,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指导和遵循,特别是把人民政协明确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理论成熟的表现。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共同创立了新型中国政党制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自己的政治形式和组织机构。但是,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制度才在政协章程中明确下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除了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外,还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纳入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中,是对人民政协制度及其成功实践的充分肯定,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人民政协担当新使命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重要制度力量。协商民主也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

人民政协丰富的民主实践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政协日益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也为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提供了运行平台和体制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今后,要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实践维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对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回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明确了从中国之制迈向中国之治的方向和路径。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其组织特点、实践特质与多元治理、协同治理、民主治理、公共治理等治理理念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契合性。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视野开阔的优势,上达党政、下达各界、位置超脱的优势,体察民情、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的优势,释放压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方面的优势,都决定了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五年后,将人民政协定位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加契合,更符合政协工作的任务和实际情况,使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更全面、更准确、更具有时代性,有利于调动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职责维度



性质通过职责来体现,职责反映性质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显然,三大职能都与协商民主密切相关。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自不必说,即使是民主监督,也是通过协商讨论、提出建议等形式来实现的协商式监督。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以来,人民政协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政协协商是七种协商渠道中的一种,但是,专门协商机构是政协独有的,这一定性精准地赋予人民政协更加专门的职责和使命,更好地揭示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而且,赋予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表明政协是协商的平台和机构,是“在”政协协商而不是“与”政协协商,有利于澄清把政协看作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协商主体的错误认识和疑虑。政协应努力搭建协商平台、丰富协商内容、创新协商形式、提高协商质量。

中国维度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的人民政协及其制度、实践,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吸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但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但不是它们的再版,摄入了国外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成分但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人民政协制度及其实践是中国独特、独有、独到的民主制度形式和实践形式。

世界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不仅“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乱象丛生、矛盾凸显的西方民主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中国式民主,杜绝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排除异己、相互倾轧、多数人的暴政等问题和弊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帜,提供了一条民主发展的非西方道路。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其先进的制度理念、独特的制度设计、鲜明的制度优势与显著的制度成效廓清了中国对民主本质的认识,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和普适性光环,拓展了世界政党制度的实践路径,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境界,同时又为人类政治文明展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和弘扬,中国式民主越来越彰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优势,中国越来越有机会、有能力把中国独特的民主模式、制度优势和实践经验运用于促进世界政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为各国摆脱民主发展困境和创新全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作者:孙照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6期,原标题“多维度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

责编:袁瑛

版式:山中石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